离退休党委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 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22-04-28  点击量:

4月25日,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离退休党委组织开展线上主题学习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讲话引起离退休同志们的热烈反响,学习之余纷纷发表心得、感言。

离退休党委共组织离退休人员400余人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学习效果非常好。

许晓冰 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刻,令广大师生倍感振奋。作为高校师资管理工作者,我们要不负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开拓创新,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一流师资队伍,引导广大教师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胸怀“国之大者”,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更加坚定自觉地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中提出的“回答时代之题,彰显中国之理,建构起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号召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积极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当前新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社会全方位挑战与机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更要积极回应,在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同时兼备高度社会责任感,承担起建构更为崇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使命。

时代平 离退休在职党支部书记 4月25日,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总书记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逢其时。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青年要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要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世界的未来也属于青年。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青年学子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复兴栋梁,勇当开路先锋 争当事业闯将 。新时代中国青年,加油!

张相起 第一党支部书记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考察调研,他鼓舞和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牢记党的召唤,励志民族伟大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年华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伟大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争做勘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励奋发,勇毅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起,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勘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朱淑美 第八党支部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讲话中,关于建设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的讲话切中目前高等教育的要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我们高校若都能有一支这样的教师队伍,才能不断培养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张凤江 第十一党支部书记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时至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同师生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2022年4月28日

上一条:长春工程学院 组织收看第12场全国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
下一条:收看第11场全国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